当前位置:

千帆竞发逐浪行 湖南国企40年改革发展纪实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杨桦 2018-10-30 16:48:37
时刻新闻
—分享—

由湖南交水建集团设计、施工的南洞庭大桥合龙在即。大桥主跨450米,被誉为“三湘第一跨”。

湘投金天新材的生产车间。

华天集团首推“合伙人制”,探索经营机制新模式。8月31日,紫薇华天大酒店实施合伙人制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

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湖南建工集团承建的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施工现场。

胡信松 岳倩如 罗江帆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攻坚克难。

饱尝了创业初期的曲折艰辛,经历了改革成长的脱胎换骨,收获了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湖南国企,千帆竞发,且歌且行。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结合湖南实际,我省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优化,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

截至今年9月底,37户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11,409.78亿元;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279.95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利润101.38亿元,同比增长33.3%;上交税金144.09亿元,同比增长26.3%,均创历史新高。

1改革持续发力,国企焕发新面貌

40年来,我省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传统体制机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转变。梳理40年湖南国企发展之路,改革、创新、脱困、突围,这些字眼伴随着湖南国企一路走来。

1978至1984年,以放权让利为重点,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1979年,国务院就逐步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连发5个文件。1979年10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60家企业进行首批扩大自主权试点,湖南国企改革春潮涌动。1984年,省委、省政府在42家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

1985至1993年,以两权分离为特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逐渐摆脱“束缚”,走上放权搞活、自主经营的改革发展之路;省政府对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松绑放权,企业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据统计,1985年与1978年相比,我省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由10.84亿元增至21.63亿元,增长近一倍。

1994至2003年,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战略性调整。1995年,全省5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启动。1996年,为搞好搞活国有小型企业,全省28个“放小”重点县市的改革全面启动。

2004至2012年,以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为主,推动国企改革发展。2004年3月16日,湖南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的我省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攻坚阶段。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即发展壮大一批、转制搞活一批、关闭破产一批,启动了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职工劳动关系调整为核心的国企改革,这一轮省属国企改革,共涉及企业或单位1143户(个),职工(含离退休人员)近50万人,其中发展壮大118户、转制搞活110户、关闭破产(注销)455户,另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留守机构移交共460个。

2013年至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2014年,湖南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拉开深化国企改革的序幕。2015年,我省全面启动省属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计划到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2017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2016年10月,中央召开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2017年8月,省国资委出台《省属监管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湖南进一步加强国企党建,打造国企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17年12月,省属监管企业公司制改制任务全面完成。

国务院国资委今年8月公布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湖南新天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5家省属国企入选。

今年9月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华菱集团、湖南建工集团挺进200强。

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剑飞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国有企业迎难而上、矢志不渝,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通过一系列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布局等改革探索,努力做好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这篇“大文章”。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督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国有资本向着做强做优做大稳步迈进……

回望是为了更好前行,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将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不竭动力,推动湖南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 八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国企迸发新活力

企业发展活力,来自不断深化改革。

2018年,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湖南传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八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挺立创新发展潮头。

布局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整合。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要求,我省将着力打造3个国有资本运营平台、4个基础设施投资运营集团、15个实体产业集团。到“十三五”末,将省国资委一级监管企业数量整合至22户左右,资产规模1.5万亿元,力争控股上市公司18个左右,每个产业集团主业范围不超过3个;力争2家左右企业进入世界500强,6至8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以上。

省国资委主任丛培模介绍,按照“一企一策”、“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去年以来,湖南发展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合并整合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同类业务进行整合,不同类的业务则由湖南发展集团统筹整合发展;通过整合相关企业,组建了湖南担保集团;整合湖南天心集团、湖南粮油集团等新组建现代农业控股集团;湖南黄金集团与湖南稀土集团完成合并重组;兴湘集团与新物产集团重组整合,并将兴湘集团改组组建为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成为省属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平台、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平台、国企改革发展金融服务支持平台。今年已经启动了湖南兵器集团与新天地集团的整合重组工作。9月28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省深化国企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

有序推进6类资产及业务的归集归位工作。推动国有资本向实体经济聚集、向核心主业聚集,将分散在不同企业的水电类、健康医药类、酒店类、金融类、投资类、房地产开发类6类资产及业务进行系统清理,并通过无偿划转、市场化转让等形式逐步向优势企业归集,促推监管企业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华菱集团、湘投控股、现代投资等进一步聚焦主业,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加快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重点是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加强人员职数管理、岗位管理、合同管理,强化综合考评,建立动态管理和末位调整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员工公开招聘制度,到2018年底,监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100%。推动监管企业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制度基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渠道基本畅通,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基本实现。华天集团积极探索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尝试与创新,首推“合伙人制”,创新经营机制和员工激励新模式,旨在加快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解决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问题,以此助推分子公司经营模式变革,构建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长效机制,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创新力、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省属监管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探索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企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实现企业经理层成员契约化管理,今年在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竞争类二级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实现职业经理人的选聘竞争化、管理契约化、业绩对标化、薪酬市场化。

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在5户企业开展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落实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试点期限为两年,期满后开展评估,视情况扩大试点范围。作为湖南国资委首批开展建设董事会试点企业之一,湖南黄金集团通过不断加强公司董事会建设,规范董事会运作,优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治理规则和内控制度,极大激发了公司发展的活力与内生动力。

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坚持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在子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

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省属监管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今年将减少省属监管企业二、三级“僵尸企业”40家,确保2019年底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湖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规范管理、重组整合、处置盘活等举措,公司改革成效逐步显现、营收效益大幅增长。湖南国资公司2015年成立以来,陆续接收了来自全省各个厅局移交的国有企业41户,这些企业大多为“散、小、差”企业。通过优化布局、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推动重组整合,将直接管理企业数量压减至17户,人财物集中盘活,费用支出有效精简,实现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

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全省国有企业年底要全面完成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不得在工资福利外对“三供一业”进行补贴。湖南建工集团、华菱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正积极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闯市场。

积极推进“压层级减法人”工作。着力解决监管企业因法人户数多、管理层级多形成的管理成本高、管理信息失真、管控效能低下等突出问题,今年要将监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压”“减”之间促改革,切实提高企业内生动力。湖南建工集团在全面摸清集团分子机构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重组整合、股权调整、清理退出和工商注销(撤销)”四种模式,集团管理层级全部缩减至三级;湘投控股集团主动瘦身健体,加快关停并转亏损企业,坚决退出价值创造能力弱、资产运营效率低的项目,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由10家企业联合组建才两年多的湖南交水建集团,“压层级减法人”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集团整体实力快速增长,逐步构建了“投建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公司总资产是成立之初的3倍;年实现营业收入是成立之初的2.5倍;年利润总额是成立之初的2.5倍。

改革,让湖南国企不断迸发新活力,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改革,不会停也不能停,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站在新起点,国企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剑飞表示,未来,湖南国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不断深化改革,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湖南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省国资委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杨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国企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