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机场集团:在办实事的考卷上奋力书写担当篇章
2021-11-23 09:54:57 字号:

湖南机场集团:在办实事的考卷上奋力书写担当篇章

红网时刻通讯员 肖海波 长沙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湖南机场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党委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从旅客切实需求、员工所急所盼两个层面出发,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全力推动办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截至10月底,“为旅客办实事”60条服务举措完成52条,安检通道升级、旅客卫生间改造等8条正全力推进;“为员工办实事”10项任务完成7项,基本完成3项,创新创效论坛集中成果展示等3项基本完成事项均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坚持需求导向,着力让旅客出行满意

聚焦旅客期盼,推出60条“为旅客办实事”服务新举措,为旅客提供安全、健康、有品质的出行体验。

推动“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持续加密长沙至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航班,升级、丰富“经长飞”中转服务品牌,提出“四免五享”服务,率先推出“中转通”小程序,实现省际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国内中转便利化服务更优。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协调航司加密货机执飞班次,新增国内、国际货机航线,初步形成洲际洲内结合、大小机型配套、综合立体丰富的国际航空货运物流网络。今年前三季度,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2247.4万人次,同比增长19.2%。集团航空货运实现逆势增长,完成货邮吞吐量18.4万吨,同比增长20.6%。

打造“空中红色通道”。推出长沙至遵义、百色、延安、石家庄等红色旅游航线,携手长沙高铁南站以及磁浮公司打造站务及行李托运一体化运行的空铁联运保障服务,推出“省外-长沙-韶山”红色旅游空铁联运产品,将湖南这片锦绣“红”土地与全国主要红色革命根据地联通起来。4月22日,举行“力行天地 红动潇湘”空铁联运暨党史红旅首发韶山仪式,近20家中央、省级权威主流媒体予以重点报道。

推出个性化便民举措。为出行旅客推出便民服务箱、免费电瓶车、流动问询等系列便民举措,为过检旅客推出工作人员转身安检服务,为晚到旅客推出畅行服务,为航延旅客推出“一码查询”服务,为磁浮旅客推出“全天候值机”服务,努力实现从满足旅客基本需求向精准服务的转变。聚焦提升老、幼、病、残、孕等旅客出行体验,集团下辖7家机场均开通爱心服务预约热线,通过摆放爱心座椅、设置爱心大使、提供健康服务等。近期SKYTRAX发布的“2021年全球最佳机场百强榜”中,长沙机场位列81名,再度跻身全球百大最佳机场。

抓实民生实事,着力为员工排忧解难

聚焦职工关切,积极推进10项“为员工办实事”任务,切实做到食堂提质、宿舍提品、技能提高、待遇提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满意食堂、满意宿舍、满意通勤等“满意工程”。改造升级长沙机场T2航站楼员工食堂,引进智慧食堂管理模式,增加菜品种类,延长供餐时间,员工满意度达到94%。提质改造员工公寓楼,通过墙面翻新、设备升级、服务提升,共投入1837.3万元,改造宿舍782间,惠及员工2807人。优化各机场停车资源,根据数据分析和现场研判制定“错峰停车”方案,新增5个通勤车停靠点、补充高峰时段运力,受益员工约3100余人。探索推出“一站式”员工服务中心,提供社保、劳动合同、人事档案等8个方面18项集约化服务,服务员工939人次。

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制定执行集团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完成定岗定编、岗位价值评估工作,全面推进管理岗位公开竞聘选拔,全年共计开展基层三级以上竞争性选拔30批次,共涉及181个岗位186个职数。出台集团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启动第一届“创新创效论坛”,86个项目小组报名参加,为广大员工建言献策、提升自我搭建舞台。畅通专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持续推进“精英安检员”评聘工作,形成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正面导向。开展2021年湖南省机场安全检查、候机楼服务技能竞赛,安检竞赛第一名被评为“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技能竞赛前三名被评为湖南省、全国民航、中南民航技术能手。

优化薪酬福利保障。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出台《工资总额管控办法》,建立业绩决定总额调配机制。关爱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员工发展,出台《集团中长期激励实施方案(2021-2022年)》《超额利润分享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部分关键技术岗位如飞行管制收入是一般岗位的3-4倍,机务、通导、气象等岗位收入是一般岗位的2倍以上,不断催生干事创业动力。加大员工福利保障,住房公积金缴纳额度在2020年基础上再增长15%,人均月增长达到110元。开展员工社保缴交“回头看”清查工作,解决378名员工合同期内社会保险“断档”问题,补缴社保费用220万元,确保员工社保足月规范缴交。强化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力度,新增门诊报销1200元,进一步提升员工医疗保障水平。

精准务实攻坚,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工作发展,坚持以党史教育凝聚发展动力,推动为民办实事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紧绷防疫之弦。坚持国内防疫“零差错”、涉外防疫“零失误”、员工防疫“零感染”工作要求,严格“四固定、四指定、两集中”工作规范,集团自筹资金近2000万元,20天时间建成全国民航第一家涉及高风险航班保障服务人员集中居住区“长沙机场茉莉溪空港国际社区”,有效解决机场口岸在疫情防控外防输入方面的痛点。

提升治理能力。修订完善《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着力以高水平的“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总部机关化”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全面启动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现场实地调研,梳理各岗位数字化现状及痛点、难点问题,加强与科技企业沟通对接,就网络信息安全建设、5G专网搭建、新技术应用进行深入沟通,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智慧机场建设,引领“四型机场”高质量发展。

补齐硬件短板。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GTC)工程如期开工。长沙机场西跑道大修工程经24小时不停航施工已于10月30日竣工,仅用40天完成,刷新全国同类项目不停航施工记录。西南站坪二期扩建工程、3号货站建成投用,张家界机场高架桥全线通车,永州机场顺利复航,郴州机场正式通航,张家界机场扩建工程缓建项目、怀化机场新航站楼项目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助力乡村振兴。集团党委选派3名精干力量组成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武冈市龙溪镇龙云村。集团驻村工作队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开展民情大走访,援建村支部党员活动室,改善办公环境、村容村貌,帮扶乡村产业发展,协助办理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帮扶,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好评。


来源:红网

作者:肖海波

编辑:贾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