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进入“推进公司治理”提速节点。(湖南高速集团供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国企改革往纵深推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持续提高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今年面临收官之战,接下来这大半年怎么打,还有哪些“硬骨头”需要啃下,成了央企和地方国企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日前,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开了一个会,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运转质量效能专题推进会”,旨在加速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最大程度促进国企改革。某种程度上,这等于给今年的收官战圈定了主要火力点:全面完成公司治理及扫尾工作。
一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会议上,有5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南方电网、中国华电、中国建材、湖南省国资委和江西铜业。
与湖南省国资委同台发言的这4家国企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如江西铜业,2022年1月至3月实现营收1261亿元,其3个月收入就相当于湖南国企排第二名的全年收入,足见实力之强。
这4家国企无疑都是市场化运营和“公司治理”的佼佼者,在业界眼里都属“改革成效”第一方阵。湖南省国资委能在这个会上作典型发言,显然是以“经验分享者”“第一方阵”的身份出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市场化水平更高。图为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承建的矮寨大桥。
过去一年,省属国企为湖南贡献了225亿元税费,在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勇挑大梁,在稳定民生和就业大盘方面更是彰显了“压舱石”作用,因此可以说,湖南国企改革的成败优劣,与每一个湖南人都息息相关。
那么,在推动和完善公司治理方面,“湖南样本”到底有哪些值得肯定和剖析的地方?湖南国企面对一些痼疾时又是如何下的“猛药”?对于后续改革会有哪些关键着力点?
在回答以上问题前,需要先理清一些概念。相对民营企业,国企公司治理较为特别的地方,是除了“传统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外,还有“三会”(即党委会、工会、职代会),其中党委会在决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企改革的前提,必须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7年,国家推动央企完成公司制改革,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约96%也完成了改革任务,所以到三年行动收官之时,更多地强调“完善”二字,即完善公司治理,查漏补缺,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
无论是公司制改革,还是完善公司治理,湖南都走在前面。如湖南的一级企业轻工盐业集团,二级企业如辰州矿业,都是较早进行公司制改革的企业。
以辰州矿业为例,这家有着百年采矿史的老牌国企,于2000年改制,是当时全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传统工矿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60个单位之一。辰州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中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改制时保留了国有控股,因为资金短缺,职工们踊跃参与筹集资金,有人连手上的200元退休金都拿了出来,最后筹集到2000万元,改制得以顺利完成。”
▲辰州矿业是湖南最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批国企之一,图为辰州矿业文化广场。
这使得2006年辰州矿业股改上市顺风顺水,辰州矿业专门花了近一亿元资金,对生产装备进行换装升级,又通过信息化矿山建设做了一系列改造,井下面貌大为改观:通风条件良好,井下可以打移动电话,井下温度适宜,由以前的三十五度左右降到了二十几度。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做这些工作?辰州矿业用行动作了回答:因为市场摆在那里,你不进行技改,你不提升管理、不降本增效,竞争力弱,那就会被市场淘汰。
数据显示,从2000年辰州矿业改制至今,黄金、锑品、钨品年产量综合增长20倍以上,三大产品产量全国排名靠前,锑品跃居全球第一,销售收入增长120倍,利润增长108倍。
▲辰州矿业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公司发展过程的珍贵影像资料。
这就是公司治理改革带来的好处。企业不仅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加了效益,员工们的工作环境也得以改善,辰州矿业的例子,还说明了仅仅有资金,如果花不到点子上,那也不行,而一旦实行公司治理,顺应市场,市场机制就会倒逼你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无形中会督促你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这样的改革经验,湖南国资系统积累了很多。
如“中国盐改第一股”雪天盐业,联合了多家外省企业组建现代股份制公司,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市场壁垒,很早就开始布局全国;如创建于1952年的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历经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前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改革速度快、成效好。2021年新成立的湖南湘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整合专业资源、搭建专业平台为己任,加上今年1月13日成立的湖南有色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二者都与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一样,整装重新出发时,不仅优化了股本结构,还都从名称上添加和强调了“公司”字样。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湖南省博物馆。
三
当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绝对不是简单地换一块“公司”牌子。此次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会议,透露出的另一个重点信息是:已改制的企业要提升改制效益,未完成改制的必须攻克“最后的堡垒”。
公司治理在改革上需实现三个目标: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首先就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
湖南省国资委为此出台多个规范性文件,以便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对出资人(股东会)、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在机构设置、规划投资、资产处置、选人用人、薪酬分配、考核激励、监督约束等方面的职权,都予以明确规定,“谁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目了然。
为了防止和减少决策失误,湖南省国资委推出了“决策清单”——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事项清单化,专门制定了《省属监管企业决策事项清单模板》共127项,其中,经理层35项。目前,湖南省属一级企业及各级子企业都已制定了决策事项清单和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
为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湖南省国资委特意制定了“两书一协议”,即《岗位聘任协议》《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模板。目前,湖南一级企业和657户各级子企业,都按规定与经理层签订了相关合同和契约。同时还对经理层成员进行市场化选聘,迄今,有3户一级企业选聘副总经理3人,85户各级子企业开展了职业经理人选聘工作。
▲公司治理加快企业市场化,图为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的长沙IFS国金中心。
企业内部权责关系理清了,外部管理上还能做些什么呢?过去企业要做一个稍微大点的决策,都要跑主管单位要批示、要指示,涉及项目审批的,更是“跑断腿”,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决策效率低、相关负责人不敢担责等现象。
湖南省国资委的解决办法是:带头授权、放权。如制定《省国资委分类授权放权清单》,涉及授权放权事项39项,其中,对一级企业监管取消事项19项、下放事项9项,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授权放权事项6项,对相关特定企业授权事项5项。
湖南省国资委明确表示:凡属企业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决策,国资委不再审批项目,由企业可研分析,自主决策。
在授权、放权的基础上,省国资委又推动一级企业对所属企业同步开展授权放权,指导一级企业制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健全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机制,形成授权、监管、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着力解决经理层“约束多、激励少,责任大、权力小,被动多、主动少”等问题。这样做到层层“松绑”,各层级企业的活力普遍得以激活。
2021年,湖南省国资委还加快“自我革命”,将17个内设机构撤并为4个。在省国资委的示范带动下,省属企业都开展了竞聘和“瘦身运动”——如黄金集团将主管岗位由22个缩减至15个,将总部现有6名正部长重新“起立”,全部聘为副部长职务,待通过公开竞聘再定。截至2021年底,湖南省属国企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率达到74%,公司治理充分呈现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效果。
▲公司治理加快了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湖南高速集团供图)
四
推进和完善公司治理,必须有一个能办事、敢担责的董事会。湖南省国资委的一个举措是,出台系列制度,调整内设机构,设立董事会工作处,统筹推进企业董事会建设,通过董事体现出资人意志。
同时,董事会结构也得到优化。湖南省国资委全面推行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省国资委派人列席一级企业董事会制度,迄今向一级企业委派了外部董事49名,其中专职8名,国务院国资委推荐7名,市场反响很好。
目前,列入改革任务的湖南省属一级企业全部建立了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并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在建立董事会的268户子企业中,216户子企业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多数。
国企要这么多外部董事干什么?简单点说,就是要这些外部董事说真话,敢于说专业的、建设性的、带监督性的、切中问题要害的真话。如3月9日这天,湖南建工集团几名外部董事就到集团旗下交建公司调研,外部董事提了建议:梳理并防控发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细化举措增强设计力量,在市政、轨道项目上要有新突破。
给董事会、经理层“松绑”,让他们放开手脚干,另一方面,湖南省国资委也注重“规范用权”,提出要“压实经营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严禁”应运而生。
所谓“十严禁”规定,即严禁非主业投资,严禁脱实向虚,严禁不按程序、不经集体决策的投资,严禁不做尽职调查和尽职调查不充分的投资,严禁超越企业承受能力和风险不可控的投资,严禁为他人提供担保,严禁为他人拆借资金,严禁理财、炒股、融资性贸易,严禁开展与自己主业无关的期货贸易,严禁做虚账假账。不难发现,湖南省国资委对于涉及企业投资和拆借资金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视,十条中占了八条。
▲湖南省国资委力推外部董事制。图为湖南建工集团管理层赴广州考察。
这还不够,为了保证公司治理往深里走,湖南省国资委还不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制定了“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鼓励经营管理人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如运用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大数据系统,加强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全流程跟踪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函。
对整改不力的,湖南省国资委主要领导将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并记录在案,约谈两次的,还会启动考核问责程序。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性极强的举措,湖南省属企业目前已渐渐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
2021年,湖南28户省属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4.1%、利润总额增长70.9%、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增长1.8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2年,湖南省属监管企业的目标是:营业收入、利润实现10%以上的增长,力争实现利润4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4.5%以上。
全面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目标清晰,举措细化,湖南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战中的成绩,值得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肖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2022/04/09/1110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