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年”,湖南国企在关键领域筑牢“压舱石”,在产业前沿培育新动能——握指成拳“挑大梁”
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年”。省国资委紧紧“接轨”国务院国资委对国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部署,谋划实施“十大产业项目”“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十大功能项目”。湖南国企握指成拳“挑大梁”,将稳增长的支点牢牢锚定在重大项目上,以有效投资对冲周期波动。
上半年,湖南国企交出一份逆势而上的答卷:20户省属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89.6亿元、利润总额1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3.7%。17户省属监管企业和第一大股东企业中联重科共完成投资522.6亿元,完成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高新创投集团研制超大型复杂结构件助力我国深空重型运载装备飞得更远。
“压舱石”的战略担当——
投资释放“乘数效应”,保障关键领域稳固支撑
湖南机场管理集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楼已完成穹顶合龙。这个总投资429.67亿元的湖南“超级工程”,正朝着10月校飞目标冲刺。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需求,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
湖南高速集团京港澳高速扩容工程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在耒阳至宜章段,路基完成率超95%,144公里双向八车道初现雏形。作为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通道”,该项目建成后将使长株潭至广州车程缩短至4小时内,极大激活湘南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8月3日,湖南在建最大悬索桥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合龙。郭立亮摄
今年来,湖南国资系统精准把握政策窗口期,聚焦战略安全,保障关键领域稳固支撑。上半年省属企业166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30.72亿元,将超48%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率转化为发展实效。
基础设施投资释放“乘数效应”。
湖南港航水利集团介绍,石澧航道艳洲枢纽船闸试航后,千吨级货轮可直通洞庭湖,预计每年降低物流成本超10亿元。
更深远的是,166个在建基建项目,创造13.9万个就业岗位,为稳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9月4日,长沙新港电煤“铁水联运”新通道开通运营。 童迪摄
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国资的逆周期调节功能凸显——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营收3289.6亿元、利润165.5亿元的双增长,成为经济“压舱石”的生动注脚。
“在经济波动期,国企必须扛起双重责任。”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文伟表示。在投资发力的同时,抓实重点项目后评价,推进企业安全隐患报告机制。从能源保供到粮食安全,从网络安全到生态保护,湖南国企正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在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
8月26日,湖南能源集团浩吉铁路煤炭集疏运系统岳阳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开工。
竞争力的突破跃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过千亿元、增长12.48%
钢铁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周期。连续四年入围世界500强的湖南钢铁集团,在加快转型升级、迈向世界一流的过程中落下关键一子。
8月1日,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破土动工,系统布局先进金属材料、双碳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研究,打造湖南钢铁的“智慧高地”和“创新引擎”。
同时,涟钢生产基地传来捷报,首批国产高磁感取向硅钢成功下线;湘钢精品高速线材生产线、炼钢厂新建小方坯连铸机等子项目相继投产;衡钢特大口径连轧管产业化项目加速推进……这些投资数十亿元的技改项目,正推动湖南钢铁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锋芒初显。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推进28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70.26亿元,完成率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打破垄断、填补空白的标杆项目层出不穷。在湖南能源集团长沙普照材料生产基地,国内唯一的高水平掩模基板专业制造商正在冲刺投产。该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85亿元,即将改变我国IC、LCD等领域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其产品已覆盖100多种规格,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四、国内第一,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的新名片。
海利集团以61.5%的投资完成率领跑省属企业,湘科集团环保烟花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创新正成为湖南国企最鲜明的标识。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达到60.67亿元,依托5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系列突破。
创新基因的注入,带动产业发展向优向新。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1035.65亿元,同比增长12.48%。在传统产业面临转型阵痛的宏观环境下,湖南国资以超前布局的战略眼光,孕育更多支撑未来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国”字号的加力赋能——
6.46亿元国资撬动20.41亿元社会资本
低空经济新赛道,湖南以资本助力低空“高飞”。
湖南组建成立省低空经济集团,20亿元低空经济基金同步落地。省低空经济集团联合兴湘资本,以及省内地市、头部券商、上市公司,聚焦空管网络、核心部件、整机制造、应用场景等领域,打造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7月25日,湖南低空经济生态大会暨产品场景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现在不是追风口的时候,而是播种未来的时候。”7月25日举行的湖南低空经济生态大会上,兴湘资本负责人表示。现场,省低空经济集团牵手40余家生态合作伙伴,兴湘资本与6家低空产业项目伙伴签约。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湖南国资基金矩阵正展现强大撬动力。今年以来,湘投璞信基金、盐业集团固态电池基金等6只新基金相继设立,6.46亿国资以3.1倍杠杆撬动20.41亿社会资本。
湖南高速集团对长城银河的并购,引人注目。湖南高速集团将自身向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商转型需求与全省打造自主可控芯片产业链战略结合,通过基金出资6.48亿元收购长城银河40%股权。这次收购强化了湖南在自主可控计算产业的布局,为智能网联汽车、智慧高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基金集群对美程新材项目的托举,高效有力。美程新材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充电桩等领域,供货比亚迪、美的等知名企业。兴湘集团与高新创投通过不同基金分别注资7000万元、2000万元,在基金加持下,美程新材近期启动IPO,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电子陶瓷国产化的重要力量。
“基金的‘耐心资本’特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陪伴。”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负责人介绍,8户省属企业的13只基金上半年完成21个项目投资,金额达15.81亿元。这些投资精准投向产业链上下游,正形成“基金孵化—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肖文伟表示,当前我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八大子行动”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整体进度达93%。关键时点始终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加力、改革开放深化等领域协同发力,确保“十四五”顺利收官、“十五五”蓄势起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孟姣燕 曹娴
编辑:丁洵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646943/56/1527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