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助推地方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战眼下正在各省市加速推进。前不久湖南省国资委为此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以改革统领各项工作,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确保6月底前基本实现收官,年底前全面完成”。
目标清晰,时间节点明确,那湖南在这场深化提升改革行动中有哪些亮眼的表现,接下来还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湖南从战略重组、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实践,成效显著。
例如:此前的改革成果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和湖南省政府肯定,在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上,湖南省国资委作为地方国资委代表作交流发言;今年1月,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还被列为“八大行动”表现优异单位,获湖南省政府通报表扬。
在省属监管企业层面,过去一年,湖南多家省属企业成功完成重组改革,在矿产、能源等领域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在旅游及物业服务、外贸、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方面或推陈出新,或整合资本挺进新兴市场,给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从整体上增添了活力,激发了潜力。
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这场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24年底的盘点中,湖南省属监管企业有一项排名比较亮眼,那就是其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位居第4、中部位居第1。在与国内高校合作方面,湖南国资系统有19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破19项关键技术,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平台6个,累计拥有国家级平台51个。
经过改革创新和市场拓展,部分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进行国际化布局。如中联重科业务迄今已遍布全球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400多个海外服务网点。
再如湖南建投集团适应海外市场变化,以改革促发展,实现了几个转变——从过去“出海”到“海陆并重”的转变,从单一工程向“工贸联动”转变,由过去简单输出劳务和管理向输出资金、技术、模式等多要素转变等,旗下湖南安装集团公司和中湘海外公司等克服重重困难,在异域他邦圆满完成多个重大项目。
此外,湖南建投集团还通过设立涉外法律合规共享中心,统筹全球50多个国家的法务资源,推动集团整体降本增效,2024年境外业务达204亿元,同比增长90%,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步得到提升。集团还建立“中小企业法务共享平台”,通过“3+2”工作制降低中小子公司成本,2024年化解16起内部纠纷。
在上述专题推进会议上,湖南省国资委明确提出,在接下来的改革行动中,“要抓紧全面自查,对工作台账进行再对账、再盘点,要总结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案例”。
收官在即,湖南国企改革还有哪些重点工作需要完成呢?从改革的本质来看,深化提升行动通俗一点说,一定要实现两大目标,让企业更有活力,让国有资本更有市场竞争力。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这五对重要关系。
对照来看,在后续的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湖南国资系统显然也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比如:战略重组与功能优化的关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系,完善公司治理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关系等,都需要在这场改革中妥善处理好。
2025年,省属监管企业共计划实施935个项目,总投资1377亿元,如将重点推进衡阳绿色盐碱产业基地、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等项目,这些信息表明,还需要处理好完成既定改革目标与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关系。
眼下离6月底“基本完成”改革台账任务只剩两个多月,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多家省属监管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资源以及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而要完成所有既定改革目标,湖南还需加快深化提升步伐,真正形成“稳中求进、破立并举”的改革格局,在改革中提升核心竞争力,让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陈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646948/55/1486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