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国工匠,匠心筑梦。长沙人才新政22条提出铸造“长沙工匠”。2018年初,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加快引进培育技能人才实施办法(试行)》,为国家级园区走向智能制造示范区铺垫人才基石。如何培育壮大技能型人才队伍?如何让普通技工步步“晋升”为技能大师?长沙经开区联合红网长沙站,推出【长沙工匠】系列报道,讲述励志成才的职业精神,分享技能大师的匠心之韵。
红网时刻记者刘露 通讯员 郑骏 长沙报道
在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工起”)姜海波的理念中,一名合格的工匠最重要的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业近20载,姜海波一直从事高精度深孔零件加工和高速多头蜗杆车削,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在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复杂问题书本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靠不停地思考,将问题化整为零,逐一击破,技能水平才能有长足的进步。而这,也是成为大师的进击之路。
不断尝试、不断推翻、不断重复 他乐享其中
姜海波告诉记者,在其刚入行时,经常会面对一些“疑难杂症”,加工的零件要求精度很高,许多零件精度都是以“丝”为单位。一丝的宽度仅为一根头发的十分之一,而姜海波打磨的工具公差基本在2丝以内,为此,很多加工工具都需要自己精心定制。姜海波所在车间旁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有四个砂轮,电机一启动,砂轮就会开始旋转,技工们需要将刀头放在砂轮上小心翼翼地打磨出特定的形状。
“比如我们做一个钻花,刀头如果形状不对,金属屑没有从原件的另一头出来的话,整个零件内壁的光洁度和精度都会受影响,就得重新再来,直到达标为止。”在姜海波看来,工艺,就是不断尝试、不断推翻、不断重复的产物。或许在外人眼中,这是浪费时间,然而,他却乐享其中。“现在的技术进步了,很多能力体现在对自动化机器的编程,但是动手能力还是非常重要,要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动手。”姜海波用砂轮示范了研磨刀头的过程,在一双巧手的摆弄下,刀头和砂轮火花四溅,不一会儿钻花就成型了。
平台成就大师 大师反哺平台
当谈及自己的公司中联工起时,姜海波感慨万千,自2000年技校毕业后,他就扎根这里。将近20年的技工生涯中,从一名普通的车工成长为一名人人羡艳的“技能大师”,姜海波第一个感谢的是公司给予了这个平台。
“因为可以看见美好的未来。”寥寥几语概括了中联工起对于技能人才的职业规划的优越性。对于培养技能人才,公司有一套非常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在中联工起内部对于技工职业技能评定有9个级别,每升一级,薪资系数会相应增长,做得越多,级别越高,待遇也就水涨船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激励机制让姜海波这样的一线技工们非常重视技能水平的提升。
此外,每当有技能比赛,公司都会组织集训。“这对于技工们提升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平时大家可能只能负责自己这块的工作,没机会接触其他工种,但准备参赛就需要技术比较全面,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就能提高技术水平。”成为技能大师后,姜海波在公司的帮助下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许多刚来的一线技工对此十分感激。
“长沙市去年出台了人才新政,经开区今年也出台了技能人才政策,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我们技能人员群体在社会上有了更多冒尖的机会,收入更高、地位更高、关注度也更高。”姜海波说。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露 郑骏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