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活力与尊严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水电八局之巨变

来源:红网 作者:杨珂欣 庞卡 编辑:刘秋平 2018-12-05 16:48:33
时刻新闻
—分享—

??????? (2013????fidic????????????).marked.jpg

水电八局参加建设的长江三峡水电站获得2013年“FIDIC(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

????????.marked.jpg

京沪高速度铁路获2009年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2013年“FIDIC(菲迪克)百年工程项目奖”、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marked.jpg

委内瑞拉新中心电厂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杨珂欣 庞卡 长沙报道

中国水电八局,这支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水电施工队伍,过去在外人眼里,是“吉普赛人”“山里人”“打工者”,是拼搏在水电建设最底层的建设团队。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如今他们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摘取了世界水电施工领域最绚丽的“皇冠”。他们走出了大山、进了城、走出了国门,开创出了新的天地和未来。

这个团队如今成为了湖南省首家、中国电建集团唯一一家“三特级”资质企业(拥有水利水电、建筑、市政公用三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业务涉及国际、水电、基础设施、铁路、投资等多个领域。他们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主力,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绿色产业的劲旅。

追索水电八局发展的根本动因,可以这样解读:是改革开放点燃了八局的激情与梦想,是改革开放增强了八局的活力与动力,是改革开放重塑了八局的形象,树立了八局人的尊严。

干过三峡,登上世界水电舞台

长江三峡工程——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寄托着华夏儿女一个世纪的梦想,它犹如世界水电的奥斯卡金像奖大舞台,承载着无上的荣光与自豪。能登上这样的舞台,参加三峡工程建设,建功大三峡,是几代八局人的荣耀。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建设重大工程注入了新思维、新理念,提供了政策与国力的支持与保障,而且引领着各条战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快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之前,像水电八局这样一家拥有万余员工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管理粗放,劳动生产率低,发展缓慢,一年内仅能完成几个亿的产值,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几乎需要花费十余年的功夫。改革开放后,通过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水电八局不断冲破了各种禁锢和阻力,快速进步,规模越做越大,施工水平越来越高。项目迅速发展到几十个、数百个,劳动生产率也由人均几万元,增加到人均数百万元,完成年产值200多亿元。

与此同时,八局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之前,八局的施工手段是半机械化+土办法,靠的是“人拉肩扛”“人海战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被引入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逐年增强。正是这一系列的重大进步,1993年3月,水电八局终于梦想成真,进入了三峡。

三峡工程培育了水电八局、锻炼了水电八局、提升了水电八局,“干过三峡”成为了水电八局驰骋市场最重要的名片。

在三峡,水电八局完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厂房、船闸施工;成功制造安装了世界最大的蜗壳等机组埋件和船闸闸门;建设、管理、运营了世界最大的人工砂石骨料系统——下岸溪砂石系统;安装的发电机组精准度控制在一根头发丝四分之一,并光荣地成为“三峡第一度电的生产者”。

这些令人惊叹的成果,有力地证明: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水电八局就不可能站上三峡大舞台,不可能快速进步,也不可能有如此的创造与荣耀。三峡的实践与收获,增强了八局人的改革自信、发展自信和创新自信。在后三峡时代,八局人始终走在水电开发的前列,攻破了小湾等水电站坝肩开挖和大江截流的一系列难题;在挑战300米级混凝土超级拱坝建设中,水电八局成功建设了溪洛渡水电站数字化大坝;在大藤峡,水电八局于洪峰急汛中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获得了国家水利部近30年来发给企业的第一封表扬信;在白鹤滩,八局全面参与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建设……

进城融城,开启企业改革之路

梳理水电八局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走过的路程,可以明晰地看到这样一条发展线索:前20年,是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水电八局带上了水电施工最高平台与境界;后20年,又是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水电八局带出了江河和大山,带进城市,带向国际,带入绿色产业。

循着这股浪潮,水电八局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进行战略布局:模拟集团化运行,明确了“建设产业多元化、组织集团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的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了“解放思想、转型升级、科学管理、做强做优”的战略方针和“敬业,专业,人品,精品”的质量方针;提出了“无水电不稳、无非电不大、无国际不优、无投资不富”的发展理念;提倡融入城市、深耕本土市场的发展策略和“三次经营”“大生产”“大经营”等经营理念。

循着这股浪潮,水电八局迈出改革步伐,全面推动转型升级:由单一水电业务向相关多元化转型,由传统低端施工承包向总承包商转型,由单一承包模式向“承包+投融资”模式转型;板块业务重组,水电、国际、基础设施、铁路、投资五大业务齐头并进;加强专业化建设,砂石业务、机电制安、基础处理、科研设计、设备管理在专业化道路上稳步发展;强化两级总部建设,开展定岗定编定员,实施“大部制”,打破业务壁垒,倡导“一专多能”;完善激励机制,探索符合企业发展形势的薪酬体系,将员工薪酬与效益挂钩……

同时,这股浪潮也告诉人们:是市场的磨砺与摔打,教会了水电八局如何紧跟国家的发展战略,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企业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激活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

在“孔孟之乡”——曲阜与邹城,水电八局抓住国家开放铁路市场的机遇,参与建设世界里程最长、等级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用三年时间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夺得”火车头奖”和十几个绿牌奖(绿色通知单),为打造“中国高铁名片”、开启“贴地飞行”的时代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南海明珠——深圳,水电八局破除传统的水电思维、模式和体制束缚,用“清零”的态度参与深圳地铁7号线建设,攻克了全线路最难、风险最大的石厦站建设难关,建成了深圳首座双层地铁停车场(安托山停车场),被专家誉为“能代表深圳质量的时代精品”,并一举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深圳地铁7号线的成功建设,给水电八局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带来了“蝴蝶效应”,长沙、武汉、福州、南京……水电八局在进城融城的道路上,愈发坚定前行。

水电八局坚决贯彻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抢占发展高地:探索绿色建筑,推进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工艺,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参与水环境治理,利用懂水、熟水,规划、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条龙”的优势,全力打造城市的“绿水青山”;开发绿色矿山,建设世界最大的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基地——安徽池州长九神山灰岩矿项目,践行着“八局砂石、世界品牌、绿色粮仓”的诺言。

一带一路,树立中国企业品牌

从二滩国际水电工程的初次演练,到首次走出国门——建设巴基斯坦巴罗塔工程,水电八局至今在海外已经拼搏了20余年,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30多个国家,形成了东南亚、南亚、西非、南非、南美、中东六大海外战略市场布局,承建工程80多项,涉及水利水电、火电、光伏、市政、铁路、公路、冶炼、石化、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荣获多项国家级大奖,成为湖南省、中国电建集团“走出去”的标杆企业。

当然,在发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水电八局也遇到过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八局人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各种风浪和考验中,不断地深化对国际市场、国际业务的理解与认识,全力破解各种矛盾与风险,安全优质高效地推进工程建设,在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国际业务的同时,为当地造福,为国家争光。

巴罗塔危机,展示中国企业风范。巴基斯坦巴罗塔工程,总装机容量145万千瓦,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水电站,被喻为南亚的“三峡”工程。工程建设期间,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巴基斯坦境内的外国使馆、机构和外资企业人员纷纷撤离。八局巴罗塔项目的建设者,在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的同时,坚持施工,保证了工程按期发电,受到世界银行和巴基斯坦各界好评。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称,这项工程是“见证中巴友谊的第二座里程碑”。

甘再水电站,圆柬埔寨之梦。多年来,柬埔寨王国一直希望开发甘再河丰富的水利资源,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缓解电力紧张的矛盾。甘再水电站是中国电建集团在海外承建的第一个B0T项目,由水电八局负责施工。经过4年建设,甘再水电站投产发电,发电量可以供应半个柬埔寨的生产生活用电。由于工程质量优良,该项目于2012年荣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水电八局坚定不移实施国际优先发展战略,树立国际视野,整合全球资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印尼雅万高铁,中国高铁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抒写着不一样的中国品牌与中国速度;埃塞俄比亚吉布3水电站,实现了世界水电史上首次发电机组“一年十投”,厄瓜多尔美纳斯、老挝南塔河水电站,均实现了发电机组“一月三投”;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中乌两国元首共同推动的“天字号”工程,获得总统穆塞韦尼的盛赞;莱索托麦特隆,中国员工彭坚带出108个非洲学徒,彰显了“本土化”建设的成效;加纳布维,水电八局践行社会责任,捐建设施、义务问诊,获得鲁班奖的同时,还被国际劳工组织代表称赞为“中资企业在非洲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同心同德,建设幸福美好生活

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政策支持,为水电八局这样的传统水电施工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实现新的梦想创造了机会和平台。

40年的发展,这个团队不再是常年以江河为伍,在大山里修大坝、建电站的人。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建筑,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能力更为强大,既能在城市里建高楼大厦、建地铁线,搞城市改造、水环境治理,又能通过投资拉动总承包业务,以现场带动市场,推进新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国际业务的开拓者。

40年的足迹,诠释了水电八局团队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他们不甘于做产业链低端的苦力和赚血汗钱的打工者,不甘在日趋饱和的水电市场坐以待毙,而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与城市对接、与国际对接、与高新产业对接,抢抓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尝试成为投资者、资本运营者、资源整合者。

40年的变化,是众多水电施工企业发展变化的缩影,正是国家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强大动力,改变了这些企业的地位和命运。他们在与全国人民共同筑就“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尊严。

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水电八局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让企业兴旺、让员工幸福”作为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秉承“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为建设质量效益型幸福美好八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来源:红网

作者:杨珂欣 庞卡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2018/12/05/40301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国企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