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说丨李建新:创新支持模式 解决新能源车主充电难题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杨桦 2019-03-13 18:43:2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90313163522副本.jpg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李建新。

红网时刻记者 刘玉先 北京报道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使用寿命等明显改善,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61.7%。尽管如此,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仍是困扰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最大的一个痛点。

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李建新向大会建议,创新支持模式,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背景:四大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充电贵

李建新介绍,虽然国家提出一些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但充电难、充电贵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为:已建的充电桩及充电站使用效率低;充电费用贵,电动车经济性不明显;没有相应的配套激励措施,政策落实难;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壁垒难破除。

具体来说,前期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由于场地的限制,大都建在比较偏僻的郊区,布局不太合理,同时由于前期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相关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充电桩位置信息、充电状态等信息无法统一共享,从而造成大量充电基础设施的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广大电动车主找不到合适的充电桩充电。

传统充电桩企业主要靠充电桩运营来赚钱,如果充电桩电费采用公共电价再加上充电服务费用,客户采用公共充电桩充一度电成本高达2-3元,推高电动车使用成本;而对于居民家用电目前采用的是阶梯电价,由于电动车使用电量较多,如果客户采用家用充电则会推高家庭用电总量,造成电费成本持续上升,从而造成电动车经济性很难得到很好体现。

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保障的政策,但是总体上还是有一些滞后,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需要,而简单的行政命令是很难落实相关政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牵涉到电力、交通、发改、社区等相关部门和利益方,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总协调,且很多利益关系也没有协调清晰,权责也不是很清断。

同时,虽然在充电标准统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较快,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充电运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各自为战现象还比较突出,信息互联互通水平还有待提升。

建议:加快新建小区、停车场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用户充电体验,李建新建议,加快跨行业合作发展先进的充电技术,加快大功率充电、复合储能充电、无线充电、智能充电(预约充电)、高效换电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切实提升电动基础设施的充电保障能力,真正实现安全充电,便捷充电和快速充电。

促进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行业标准间的协调统一。提高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关键元器件、材料、工艺团体标准,特殊地区以及大容量交流充电标准。完善互联互通标准,促进充电设施、充电服务平台、充电服务平台还有车联网平台通信协议标准。建立标准认证机制,对整车和充电基础设施进行双认证,真正确保所有整车厂生产的电动车在每个桩都能实现可靠安全充电。

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充电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发展。将电力接入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作为电网企业未来在配电网方面为新能源汽车的服务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加强居住区充电设施接入服务,政府、地方政府部门、电网企业、物业管理部门要落实供电线路辐射和用电容量预留。加快新建小区,停车场、农村地区、加油站以及省国道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补贴模式,补好用电环节。将补贴直接补给用户,地方政府可采用补贴充电卡的方式发放给购车用户,既减轻地方政府补贴压力,也引导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企业也可利用电差价获取利益,极大提高建桩的热情,可进一步推动充电基础网络建设。对于个人客户在家安装充电桩,政府可引导免费安装专用的核减电表,将新能源车充电费用在一定程度进行减免或不记入阶梯电价等方式真正减少用户使用成本。

同时,积极完善充电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充电地图服务,实现“代客充电”,充电车上门送电,应急救援充电、换电等创新模式构建全方位充电基础服务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杨桦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2019/03/14/52312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国企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