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继去年开始实施三年国企改革行动后,3月22日湖南省国资委再发重磅消息——
2021年湖南深化国企改革十大重点任务清单出炉。
这十项重点任务分别是: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标一流管理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证券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改革专项试点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为顺利完成这十项任务,湖南省国资委还制定了《省属监管企业2021年十项重点改革目标任务清单》,细化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实。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任务实施时间紧,目标清晰,部署具体,多项举措表明今年的湖南国企将进入改革深水区。
▲在深化改革中,湖南省国资系统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
对标一流管理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即“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三者要不缺位、不越位,也不各自为政。
这也是保证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前提。
事实上,这些年湖南在探索国企“公司化治理”方面屡有建树。
无论是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还是职业经理人制度,无论是“三项制度”改革,还是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归根结底,都是在讲一个问题,即在企业建立起按市场化“出牌”的公司治理生态。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包括规范董事会建设。此次划定的改革任务就有“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的工作机制”,同时将全面清理非公司制企业,按照要求开展集团“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
在对接行业市场上,今年有一个改革任务,即对标国内或世界一流企业,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
如:指导推动华菱集团主要从运营管理、科技管理方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指导建工集团主要从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对标国内一流企业……
这种对标,对“学什么”“怎么学”都有要求。当然,如此分类分层、对标对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一流看齐,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在时间节点上,“对标”也有讲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最后一个环节是在2022年10月至12月进行评估深化,届时要总结经验做法,还要“对提升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记者注意到,企业用人及待遇方面的市场元素在此次改革中得到彰显。今年各省属监管企业将被要求“制定出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经理层成员岗位职责、权责清单、薪酬结构、任职期限、履职监督等事项”,同时摸底在子企业中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此项改革也有量化指标:确保今年完成70%的目标任务。
与此相呼应,湖南各集团企业今年被要求制订中长期激励总体方案,并选择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开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商业一类子公司超额利润分享等多种方式激励,要让会干事的人“有收益”。
另外,还明确要求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各省属监管企业都要选择2—3家竞争类子企业开展这一制度试点,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同时继续深化湘诚物业、湘投云储、大有期货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工作。
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将层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所谓三项制度改革,是指国务院对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记者发现,今年湖南拟通过建立市场化招聘和用工制、在集团和各级子公司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完善工资总额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改革,让“员工能进能出”,机制更灵活。
以“混”促“改” 推进资产证券化
▲推进国企改革,需要更多“工匠精神”。
今年湖南将积极推进竞争类企业混改,同时,将全面推进83个混改项目,重点推进湖南兵器、新天地保安、物联科技、省交科院、省交勘院、路桥集团、百舸水利、建工六公司、安装公司、建工物业等混改项目。
以“混资本”促进“改机制”,已成业内共识。今年湖南将加大对混改企业实施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治理型管控力度,一些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面尝试革新。
“混改”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较大程度地实现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督。有国企负责人形象地比喻说:“他(社会资本)投了资就是坐上了同一条船,自然会对这艘船的安全和效能格外关注。”
在加强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湖南省国资委明确要求“严格履行有关决策和审批程序,严格审计评估,明确定价机制,规范进场交易”,同时突出对职工安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今年也是湖南实施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年。从透露的信息看,今年将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治标与治本结合,推动国有企业以IPO、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本市场上市,做优做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在具体实施上,也有不同侧重点。
记者得到的信息表明,今年将重点培育孵化符合上市条件的项目,挖掘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分梯队推进股份制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加快资源整合。
为提升上市公司运行质量,湖南省国资委将支持和引导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着力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提高股东回报能力。同时支持和推动主业优质资产整体上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用好用活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资本市场工具,盘活存量股份。
做好专项试点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任何一项革新,都离不开排头兵的冲锋引领。在此次十大重点任务划定中,湖南把改革专项试点放在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
如今年将“进一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调整优化总部职能定位和管控模式”。在记者看来,目的还是激发出资企业活力,用足用好“政策包”“工具箱”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创新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为湘电集团员工正在自发研制的大型矿用车前忙碌。
专项改革也有具体的目标指向。如兴湘集团、国资集团和高新创投等3户企业,要进一步细化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探索有效运营模式。再如湖南建工集团、省建筑设计院、交水建集团、湘电动力、新天地保安等5户“双百企业”,要严格按照“双百行动”相关要求和已备案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落地实施,按时完成工作台账任务,力争实现“五突破一加强”的改革目标。
十项重点任务的最后一项,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企在大众印象中,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全社会”,很多国企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影院、体育馆,有的甚至还有自己的消防队,机构臃肿,“要养的人太多”,一些地方的国企改革每每阻滞于此类“老大难”问题。
要让国企按照正常市场路径走,就要破除“全包办”式旧生态。这些年来,湖南在处理国企历史遗留问题方面推出了许多好做法。此次,湖南省国资委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剥离办社会职能等后续工作,持续深化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全面清理与主业关联度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全面梳理集团划拨土地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要加快推进政府作价出资入股工作。
同时,将持续推进“压减”工作,确保管理层级和法人层级“均控制在3级以内”。同时,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和改革脱困专项治理工作,到2022年全面完成已列入名单企业的处置治理任务。
此外,将继续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市政社区分离移交、所办医疗教育机构深化改革工作,到2022年实现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
十项重点改革任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改革设计从一开始就明确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是第一责任人,用三个“亲自”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来厘定领导责任。
同时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倒排工作任务,按照明确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实施挂图作战、台账管理。
另一方面,就是加强督导,严格考核。目前,湖南省国资委建立了党委听取改革汇报制、双周调度制、联点督导制、现场督查督办制,建立改革通报和约谈制度,定期在全系统进行通报。
“成绩突出的给予通报表彰,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改革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湖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还会将国企改革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综合绩效考核范畴,纳入巡视巡查范围。
如此力度,多管齐下,湖南国企改革十大重点任务实施有保障,企业权责清晰明了,深化改革已中流击水,推向纵深。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黄河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2021/03/23/911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