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张锋 长沙报道
日前,“2024中国有色金属与矿业科技创新大会”在长沙举办,来自全国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及技术创新展开探讨。
记者注意到,前不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正是此次大会的牵头主办单位。
在全国有色金属专业研究领域,这家湖南国企正以雄厚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展现出行业话语权,尤其是在助力中非经贸合作方面,通过技术先行、贸易跟进、资源市场拓展,为提高湖南省属企业对非矿业投资和贸易水平,打造湖南对非经贸合作新高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荣誉背后的坚守与创新
此次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获得的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因为是累积了三年才颁发,含金量特别高,湖南省所有国企获此荣誉者“仅此一家”。
那么,其获奖的项目“战略金属氧化矿高效浮选分离多维度精准调控创新技术及应用”到底有多厉害呢?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陈代雄在京领取获奖证书。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陈代雄教授介绍,该项目主要是针对铜钴伴生矿复杂难选问题,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解决铜钴伴生矿在浮选分离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铜、钴是战略金属资源,是国防军工、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钴消费国,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80%和95%,且自主可控度极低,严重威胁到我国资源安全。
而中非铜钴成矿带“硫氧混合矿”储量达数百亿吨,如刚果(金)是世界最大钴生产国,铜储量亦居全球前列。该成矿带矿石硫氧混合、铜钴复杂共生、高氧化率和高结合率,典型难选难冶复杂矿物。传统回收利用技术铜钴回收率低,铜为60%-70%、钴只有30%-40%,资源浪费严重,选冶生产成本高,是国内同类矿山的2-3倍,且污染重。
复杂金属氧化矿的高效浮选分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正因为其难选难冶,且高氧化率高结合率,世界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根据其现有技术建立数学模型,认为该项目经济技术不可行,“效益不好,不能赚钱”,为此放弃了经营权。
外国人不敢碰的“烫手山芋”,最后被中国人拿下了。
2008年,在中非友好合作背景下,中国中铁、中国电建等中国企业根据中刚资源、资金与经济增长一揽子合作模式,与刚果矿业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华刚矿业。
针对复杂硫氧混合铜钴矿难以高效选矿回收的世界性技术瓶颈,华刚矿业放眼国内,寻找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团队合作,开展长期、系统的工艺技术研究。
复杂金属氧化矿的高效浮选分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全国顶尖科研机构的技术PK中脱颖而出。
“国内外没有可照搬学习的经验,全靠我们自主创新。不是我们天生比别人聪明,也不是我们基础更好,就是因为我们做事兢兢业业,不畏艰苦,刻苦攻关。”陈代雄说,他带领团队历经10多年持续研究,不断自主创新,刻苦攻关,形成了氧化铜矿硫化-浮选理论体系,研发“深度活化-协同捕收-氧化铜矿异步浮选新工艺”,解决了回收率低技术难题,“如铜的回收率达85.70%,比刚果(金)同类矿山的回收率高12个百分点以上,回收率达到同类世界最好水平”。
而钴的回收率比之前提高了20%-30%以上,华刚矿业近3年因此新增利润近百亿元。而该项目实施后,每年能为中国输入金属铜25万吨、氢氧化钴5000吨。
项目不仅实现了资源经济的高效利用,还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科技创新直接给国家贡献了更多稀缺资源。
助力湖南参与中非深度合作
基于这一应用领域颠覆性的重大科研技术,华刚矿业已成为中国“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
此外,该项目技术还在洛阳钼业TFM铜钴矿、金川Ruashi矿、紫金矿业Kelowige铜矿、新疆滴水铜矿、黑龙江松江铜矿等大面积推广应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在非项目。
目前在全球同行范围内,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内陆省份企业,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承担了更多“走出去”使命。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前不久,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时,提出要“进一步建好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合作平台,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中非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合作,在促进中非经贸合作上善作为。要紧盯中非技术标准对接、优质农产品市场准入、对非融资信保等痛点难点问题,在要素保障、经贸规则、制度安排等方面开展集成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在探索政策先行先试上闯新路”。
此后湖南省国资委专门召开省属监管企业参加的推进中非合作会议,层层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而作为省属企业承接中非深度合作使命的连接平台,基于上述优势,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更是被寄予厚望。
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全省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8384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927.71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9.8%,而国有企业进出口766.73亿元,仅占12.4%。从企业主体占比来看,湖南国有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的潜力和压力共存,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中非合作领域大有文章可做。
湖南为此专门出台了“推动省属监管企业加大对非矿业投资和贸易”工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方案提到,将在未来3-5年内,省属监管企业对非勘探或投资1-2处矿产资源基地,实现对非矿产勘测和矿产开采实质性突破,还明确提出实现年对非矿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湖南矿产集团有色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欧阳坤表示,在省里加大对非矿业投资贸易工作力度的同时,湖南矿产集团也对推进中非合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具体分三步走的思路,即技术先行,贸易跟进,资源拓展。
而上述技术项目成果在刚果(金)等国家的应用和扩大,显然是“三步走”战略的深度实践。
湖南矿产集团有色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欧阳坤一行在几内亚矿山营地。
“湖南是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举办地,我们融入中非合作是大势所趋。刚果(金)的环境部部长还主动联系我们,来院里拜访,我们的选矿技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有影响力,很多国家的人只要提到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都会竖起大拇指。”欧阳坤说。
作为湖南矿产集团旗下唯一的有色科研平台,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正努力打造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技术产学研中心,面向全国吸纳和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研人才,公司还根据业务单元建立6支青年突击分队,推出“导师制”青年骨干培育计划等。而对于获得专业奖项和荣誉的,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设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对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团队,给予一定比例的销售额奖励,对申请专利的员工或团队,给予一次性奖励或专利年费补贴等。
“科技创新是集团既定的立身之本战略,我们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绿色矿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头等大事,吸引和培养更多专家型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湖南矿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选祥表示。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湖南将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开展农业、矿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合作。
可以预见,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将为“一带一路”矿业发展提供更多引领示范,也将为湖南深度拓展中非贸易空间提供更多坚实的支撑。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张锋
编辑:宋芳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646854/75/1441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