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有企业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泛凝聚共识、汇聚智慧力量,服务国家大局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湖南,仅省属监管企业就有统战成员4万余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时刻新闻邀您关注“国企同心力”栏目,让我们一起解码其赋能高质量发展、澎湃新动能的实践与探索。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李兵 陈霸 长沙报道
中建造石机产品砖用于步道铺设。
一块其貌不扬的灰色方砖,能承受千斤重压的考验。
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它还是地铁隧道深处令人头疼的稀泥——流态盾构渣土。
走进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实验室,目光立刻被一台名为“中建造石机”的设备吸引。
科研人员神情专注,正对一块刚“出炉”的灰色方砖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机器轰鸣间,高含水率、近乎液态的盾构渣土,无需脱水,不可思议地重塑筋骨,变成了坚实可靠的免烧砌块。
“这彻底颠覆了传统。”中建五局首席工程师、工程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水生指着机器介绍。过去,处理这些盾构渣土成本高昂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中建造石机”让渣土“涅槃重生”,变废为宝。
如今,“中建造石机”让渣土“涅槃重生”,变废为宝。
这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已在湖南许多建设中大显身手,成为低碳建造的“秘密武器”。
这台神奇的“造石机”,正是源于中建五局一个特殊的创新引擎——“李水生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室”。
“李水生工作室”的成功并非孤例。在中建五局党委的精心布局下,这片统战沃土正萌发着蓬勃的创新生机。
面对“青年多、素质优、分布广”的党外人才群体,中建五局党委深知,唯有搭建广阔舞台,方能汇聚磅礴力量。
直通车“通”智高点。成立李水生、曾益海、李颖等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室,从科研、设计等不同领域建言献策。
如曾益海工作室提出“关于加强低空经济研究的建议”,入选了中建集团优秀成果汇编,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真正点燃了价值的火焰。
策源地“育”新动能。工作室不仅是建言平台,更是创新的“孵化器”。
以“李水生工作室”为源头,不仅催生了世界首台盾构渣土原位资源化利用生产线“中建造石机”,助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更衍生出“必倍思”“新轨道”“元协同”等一系列核心产品,如同创新的种子,在湖南新兴优势产业链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建五局支持永顺立烈村大力发展莓茶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中建五局的统战融合,目光不仅向内,更投向远方。
承办中建集团“一带一路”海外建设项目全国引领性竞赛,架起经验交流的桥梁;每年招募一批香港、澳门籍实习生,促进湘港澳青年间交往交流。当外籍员工欢度中国佳节,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故事、中国情谊,正通过他们传向世界,不断拓展着海外的“朋友圈”与“同心圆”。
与此同时,中建五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援疆援藏、乡村振兴一线活跃着五局人的身影。
在怀化栗树庙村、永顺立烈村,“党建+民族团结”的模式落地生根。曾经的山坡,如今是500亩葱郁的生态莓茶园;曾经的荒地,化作2000亩充满希望的油茶基地。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在青山绿水间写下温暖的注脚。
在这片精心耕耘的统战沃土上,我们相信,更多像李水生一样的创新力量,正破土而出,向阳生长,共同擘画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李兵 陈霸
编辑:段宇翔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646941/50/1513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