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国企改革发展成就和新时代国企员工风貌,自今年3月份起,湖南省国资委与红网联合开展“国企心·祖国恋”征文活动,以个人、企业与国家关系为视角,生动抒写、展现党的领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湖南省属国资国企建设生动实践、拼搏精神与突出贡献。
1990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湖南省天心饲料总公司长沙种猪场肉制品加工厂工作。说是肉制品加工厂,其实和手工作坊差不多,条件非常简陋,厂房是一个旧食堂改造的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只有几个人,也没有什么加工设备,“两把菜刀闹革命”,全靠人工。刚进厂我就是一个“学徒”,既要参加生产,杀猪、分割、腌制、灌肠、包装、卫生等环节都要熟悉,晚上还要值守烘房,观察温度,产品出来后我还要负责销售。当时厂子刚刚起步,创业阶段,既没有车辆,又没有销售门面,常常是产品一出柜,我就骑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到各菜市场、厂矿、宿舍区销售,一路吆喝,赚得人气,争取当天把产品销完,同事们笑称我是“三轮车上的卖货郎”。有一次骑车经过一个下坡时,因为没有经验,三轮车刹不住“人仰马翻”,我的手脚擦得到处是血,当时就哭了,心想这种状况何时是个尽头啊!记得还有一次,我去砂子塘菜市场卖产品,由于只有两个人,一人称货,一人收款,而当时产品又非常俏,生意很好,买的人很多,我收款时只顾开心,也没注意验真伪,结果那天收了两张百元假钞,我那个月的工资也扣完了。
当时我很委屈,还经常闹情绪。毕业时,我总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实际上分到了这偏远、封闭的养殖企业上班。当时,长沙种猪场具体位置叫“烂泥冲”,从铁道学院菜市场沿青园路步行要1个小时才能到达,走进“烂泥冲”,到处坑坑洼洼,弯弯曲曲,晴天一身灰、雨后一身泥。由于周围都是一些养猪、养牛、养鸡的养殖企业,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气味,令人嗤之以鼻。“烂泥冲”的确名副其实。猪场规模很小,只有1000多头母猪,年出栏不到20000头,年销售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养殖企业条件艰苦,收入不高,地位很低,年轻大学生分配到这里工作,遇到两大难处:一是住房困难,有的几个人挤一间房,有的就住在猪舍的工作间里,条件十分简陋;二是找对象难,由于与外界接触少,经济条件又不好,有一种自卑心理,只能认命。我虽然没进猪舍养猪,但每天在这阴暗潮湿的厂房里做事,骑着三轮车卖产品,身上时时一身油味,比进猪舍养猪也好不了多少。这是我吗?我时常扪心自问,理想与现实差得太远!在那样的环境下,领导不断的教育我,鼓励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男儿在世时,以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我多少次打退堂鼓,又多少次咬牙坚持,三轮车上留下我们的汗水、泪水和欢笑,也留下我们的青春岁月。
由于我们注重产品质量,消费者放心,所以生意一直很好,每年能够赢利几十万元。不出两年,我们新建了厂房,购买了送货车辆,在长沙市租赁了几处销售门点,扩大了影响,生意更加红火。1992年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3年调到了场部办公室。我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成长。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长沙市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一股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贯通长沙南北的芙蓉路和南城的“五一大道”湘府路两条主干道相继拉通,地铁一号线和连接长株潭的轻轨正式运行 ,省政府办公区南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过去的“烂泥冲”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我们的猪场早已搬迁,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天心集团更像一艘海上行驶的巨轮,经历着市场经济的洗礼,风雨飘摇,几经沉浮,伴随着城市的南拓而不断发展壮大。
2017年3月,省委省政府批准以原天心集团为平台,将省国资委系统9家涉农企业整合组建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规模和效益与过去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现代农业集团承担“示范引领和推动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按照集团的发展战略,将实现“农业+平台”“农业+金融”“农业+资本”“农业+电商”的历史跨越,规划“三年双百亿”“五年再翻番”“实现国内一流”的宏伟蓝图,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集团。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站在新的地平线上,我常常想起当年在逆境中艰苦创业的情景,眼前常常浮现当年骑着三轮车卖产品的身影,更常常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谆谆教诲,一种为实现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创造更加美好生活而发奋工作的新能量在心中油然而生。
(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党群部 黄安)
来源:红网
作者:黄安
编辑:贾迪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2019/07/30/577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