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企心·祖国恋】炼锑人的记忆

来源:红网 作者:丁彩云 编辑:贾迪 2019-08-24 14:55:0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国企改革发展成就和新时代国企员工风貌,自今年3月份起,湖南省国资委与红网联合开展“国企心·祖国恋”征文活动,以个人、企业与国家关系为视角,生动抒写、展现党的领导下国家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湖南省属国资国企建设生动实践、拼搏精神与突出贡献。

在雪峰山脉的资水河畔,有一个与“黑茶之乡”媲美而闻名世界的产锑小镇。小镇因当地人与资水紧邻和寓意源远流长的习俗,一般地名都离不开“溪”字,晚清取名“奎溪”;小镇有一百三十多年开采锑的历史,历代采锑人在山脚下沿溪而居。百多年来,小镇丰富的宝藏吸引人们纷之踏来,掘宝发财,因而开采不衰,使之繁华不减、热闹不退、人流不少。每当小镇夜幕降临之际,离镇不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座炼锑厂,机器鸣轰、光彩四射,如一颗璀璨明珠,将镇区长年累月、历久弥新的美,照耀得美轮美奂,烘托得四季如春。而这照耀者、烘托者,就是人们熟知的、已开采133年,具备36万吨采选规模、7000吨/年锑生产能力、28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世界单锑产量前三、节能环保的企业---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

渣滓溪矿业盛产锑锭。

闪闪发光的锑锭,她因闻名而远销世界各地,他随需要而历久兴旺,她由珍贵而开采、冶炼,久久未变,始终保持的品质,一样长青。

百年锑业之光,追溯、引伸了安化渣滓溪创业发展、改革改制、新时代奋进的历程,是新中国70周年发展巨变的一个缩影;也导出了、演绎了一辈又一辈炼锑人初心不改、使命担当不一样的故事......。

老辈的艰苦创业

据矿史记载,清光绪32年至民国期间,几家私营公司先后在安化渣滓溪发现锑矿脉,开采并以小作坊形式进行冶炼,自1906年至1949年的54年间,共炼纯锑7900余吨。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炼锑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在一无厂房、二无场地、三无机器的状况下,老辈炼锑人,在中国共产党当地组织的领导下,凭着一股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朴素、单纯、赤诚的热情,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在一穷二白的荒山野坡、在乱石成堆的溪角,靠肩挑手挖、人推脚运,把机器沿溪边推到山上,扛到百米井下,建一座座厂房,扩建一块块场地,修起一栋栋炼锑人的宿舍;又硬是凭着“拼”的精神,建成了一座年产1000吨的炼锑厂,一座100吨/日的选矿厂,一座50万立方米的尾矿库,并有输电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老辈人艰苦创业,收获了一份又一份成绩单,献给党、献给祖国,1950年至1985年的35年间,共计生产纯锑14666吨,累计工业总产值3976.35万元,实现利润1138.5万元,上缴国家利税达991.5万元,是国家对锑矿投资的4倍,既是当时安化县财政收入的大户,也是湖南小有色小有名气的企业之一。

老一辈炼锑人没有因成绩而止步,而是秉承“艰苦创业、自主更生、顽强拼搏”的企业精神,弘扬“以矿为家、勤俭治矿、善谋实干”的传统,不懈进取,迎难而上,寻求一条又一条发展之路,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推进一项又一项革新,刷新一页又一页记录,把炼锑的炉膛开得越来越大,炉火烧得越来越旺,锑锭炼得越来越多,也将老辈炼锑人的精神财富积累得越来越厚。

前辈的改革改制

历史的记忆,将我们嵌入了2009年。

之前,前辈炼锑人乘1978年改革的东风,艰难探索企业改革的路径、模式,苦苦寻求改革发展的伙伴,前四次的作为,都因各种原因夭折。1000多人的企业造成近400名职工下岗,企业举步维艰。

前辈炼锑人没有因为企业到了濒临倒闭的边沿沮丧、气馁,而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地踏上了改革改制的征程。

前辈炼锑人,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时代精神和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气魄胸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改革中破茧、在改制中成长、在奋斗中蝶变。

首先,针对过去体制不畅、机制不活、运作不顺的瓶颈,将县属金贸局企业改制成为湖南黄金辰州矿业全资子公司,理顺了法人治理结构,引进了辰州矿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畅通了经营运作模式,创新确立了“抓发展、促稳定、转观念、立标准、建机制、树形象”的“十八字”方针,将湖南黄金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和辰州矿业“淳朴热情、吃苦耐劳、开放包容、革故鼎新”的企业文化高度融合,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其次,投资近4亿元,启动进行了采选冶节能环保及供水、供电、住房等“八大”工程建设,形成了采选冶一体化产业链,居住环境从无到有,规模产值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职工收入不断提高,风险抵御不断增强,产业方位不断提升,不仅解决了百年老矿沉积未解难题,而且开启了一段段闪光的岁月、一张张改革的名片。当今俯瞰矿区,耳目一新、厂房林立,千米深井机械化、自动化逐步推进,500吨选矿厂房、7000吨炼锑厂房巍然屹立,为改革改制增添了一道道新的风景线。

再次,收获多多。据资料统计,改革改制10年,共生产精锑46766吨,是新中国成立前产锑6倍,是1950年至1985年36年间的3.2倍,是改制前(1986至2008)22年的1.24倍,仅“十二五”期间(2010年至2015年)锑产品产量5001吨,产量是“一十五”末的1.69倍;总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建成“华峰新城”职工住房公寓511套;实现了百年炼锑人居住之梦;职工人均年收入6万元,每年以13.05%平均速度增长;营业收入1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上缴税费总额2.4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03倍;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实现每年净增12.6%和资源储量翻番的目标;5年中,先后安排200多名下岗职工上岗,为300多名劳务派遣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前一辈炼锑人冲破了重重险阻,渡过了道道难关,收获了丰硕成就,让承诺变成了现实,誓言成为实果,初心铸就了辉煌。

新一辈的砥砺奋进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使命与担当。锑业的飞速发展,锑炼技术从简单的看火、打煤、繁重体力劳动产锑,提升到机械化、自动化、网络化操作,形成自动化生产链;锑的含量,从89%提升到99.9%,锑锭延伸到氧化锑、锑白、纳米锑,随着新时代进步,还会研发更多更新的产品;时代进步、祖国发展、企业兴旺,要求新一辈炼锑人既要始终不忘初心,又要有精湛的管理专业技术,做好做精做优锑锭产品,让百年锑业之光再放新光彩、再发新光芒。

作为新一辈炼锑人的我,感悟到新时代炼锑人,一定要传承老一辈艰苦创业、传递前一辈改革改制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新一辈一起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己任,以湖南黄金集团建设绿色新矿山、安全新矿山、效益新矿山、智慧新矿山为目标,成为目标实现的参与者、奋进者、贡献者,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佼佼者。

新时代昭示新一辈炼锑人巧逢新中国进入黄金时代,在黄金时代中,炼锑人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会越过前辈没有越过的坎坷,会创造前辈没有创造过的奇迹,会实现前辈没有实现的梦想,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道路,一路闯关,一路向前......。

小镇兴衰和发展,与三辈炼锑人情缘相亲,地缘相通,兴衰相依。过去,小镇经历了一次次洗礼,一次次折腾,一次次起浮;如今,小镇拥有锑业建成并供职工居住的“华峰新城”,拥有闻名世界的辰州牌锑锭,拥有一大批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锑业之光的新一辈炼锑人。镇区白天与蓝天相映衬,晚上与炼锑厂夜光相辉映,犹如在祖国的大地,多镶嵌了一颗成色十足的蓝宝石。

(作者系黄金集团辰州矿业 丁彩云)

来源:红网

作者:丁彩云

编辑:贾迪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2019/08/23/58304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国企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