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亿市场看品牌,湖南这碗“面”正做大做长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何青 2025-03-29 21:43:05
时刻新闻
—分享—

扎支组.png

裕湘食品车间扎支组作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3月30日,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有个万亩花海音乐节开启,这个活动的冠名企业,是“中国粮食第一股”——湖南上市国企金健米业。

而就在上周,金健米业刚在5A景区桃花源完成一场旗下品牌“桃花香米”的营销推广活动。

除了在大米市场接连发力外,今年3月,金健米业还有一个动作:继去年12月将裕湘食品有限公司纳入旗下后,又将金健面制品与裕湘食品合并,专门成立了金健面制品事业中心。

整合资源,多元拓展。金健米业正在面制品市场积蓄力量,瞄准国内近两千亿元的行业蛋糕,加速布局。

30多年持续注重消费体验

在2024年挂面十大品牌排行榜上,湖南占两席:陈克明面业和裕湘食品。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裕湘食品有限公司的挂面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便捷的使用体验而受到用户喜爱。

3月22日,记者在裕湘食品宁乡基地看到,这里的两个挂面生产车间正在高效运转中。“两个车间日均产量70吨左右,主要生产擀面系列、特一挂面系列、1.7kg早餐挂面、强力面等普通挂面。”基地工作人员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329210240.jpg

裕湘食品厂区。

目前,裕湘食品宁乡基地挂面产能规划4万吨/年,有挂面生产线4条。而郴州裕湘挂面产能规划与宁乡基地相近,以2024年1-6月为例,半年累计生产挂面16552吨。其中,郴州裕湘米粉产能规划3000吨/年,目前主要生产带料包出口粉、乱丝米粉和卷膜米粉;而波纹面产能规划3600吨/年,主要生产出口面和内销波纹面;其红薯粉产能规划1000吨/年,主要生产即食红薯粉和火锅粉。

裕湘的生产链条不断延长,产品越来越丰富,其面条产品还包括“碱面”“寿面”“荞麦”“擀面”以及无盐“A+系列”等,与金健面条中的“颐养产品系列”“高筋柔韧系列”以及“小袋粉、大袋粉”系列,构成一个互为补充、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

裕湘食品负责人曾春平介绍,目前公司推出的产品创新行动计划,就包括打造市场大单品、打造立体化产品矩阵,以及按渠道推动产品健康化、便捷化、高附加值化等三个方面。

这种立体化矩阵同样给金健米业以坚实支撑,形成包括金健大米系列、面制品系列、油脂系列、牛奶系列和中意休闲食品系列在内的全产品阵容,其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皆“水涨船高”。

为提升产品的健康“含金量”,近年来,裕湘食品不断在研发上增加投入,建成集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研中心,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中心现有科研人员70余人,拥有各类授权专利百余个。

裕湘食品还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杂粮荞麦、糙米、全麦产品的加工技术,研发的一系列产品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图片1.png福寿面.png

2024年12月“万人同吃福寿面”活动现场。

在品牌推广方面,包括上述提及在常德市的市场谋划,以及连续多年策划推出的“万人同吃福寿面”活动等,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

作为挂面行业杂粮面研究和生产的先驱企业,创建于1988年的裕湘食品有着30多年专业沉淀,在湖南农业集团以“全省农业链主企业”头部资源加持下,其市场拓展和品牌提升力度值得关注。

抢食千亿市场还需“加油”

2024年底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面条产业的总体产值为5183.3亿元人民币,中国的面条市场规模有近1700亿元。2025年这一市场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大生产企业摩拳擦掌。

从下游产业链看,截至2024年5月,全国约有65万家面馆,面馆市场规模近1400亿元,与上述数据成呼应之势,由于面馆行业门槛较低,一些快餐连锁品牌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面食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甚至在方便面领域,“内卷”现象也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109家规模以上方便面生产企业,累计完成产量438.91万吨,同比下降7.48%;累计实现营收787.18亿元,同比下降1.35%。到2024年上半年,全国方便面营业收入触底回升4%,但利润总额下跌23%。以老品牌“统一”为例,2024年其饮品业务实现营收为192.41亿元,同比增长8.24%,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了60%。

随着消费升级,大众对安全、营养、健康的诉求越来越高,面制品行业“竞争强度大、利润空间缩水”在一段时间内将普遍存在。

覆膜机.png

车间覆膜机。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技术进步,面条生产的工艺和设备更新快,一些企业通过建立智能化生产线,可精确进行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

在提升面条品质方面,如何突出健康属性,如何打造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许多面制品企业都在琢磨的问题。以湖南另一家面制品企业“陈克明食品”为例,早在多年前,就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口味更丰富、更营养的产品,为细分市场,又先后推出面向中老年的功能类产品,以及面向中青年的低糖低脂类健康属性的产品,面向孕婴消费者的月子面、儿童营养面等。这一差异化、功能化市场定位,直接为克明食品每年赢得几十亿元的营收。

但即便如此,2012年克明食品上市之际其掌舵人“十年将营业额做到百亿”规模的愿望,至今仍旧只是一个蓝图。随着产品提价等因素影响,面制品市场盈利空间难度在增加。

在上述背景下,裕湘食品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都需要持续投入,特别是要加大“走出去”步伐,在省外市场赢得更多主动权,扩大在全国面制品市场的份额占比。

包装车间.png

裕湘食品包装车间。

湖南的许多品牌食品企业,如克明食品、盐津铺子等,都是从小作坊式经营起步,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领头雁”,都走过了从单一产品到多品类产品的发展历程。

金健米业作为国内粮食系统改革的先行者,包括率先建立世界一流的大米加工厂,推出第一代色选抛光的免淘小包装真空大米等,都引领一时风尚,现在的金健米业,也早已从单一的大米加工成长为涵盖大米、面粉面条、植物油、牛奶、休闲食品等多领域的综合性食品企业。

在内部管理上,金健米业也正以资产资源专业化重组整合为契机,加强总部部门和子公司机构、人员和业务调整,提高组织运行效能,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有金健米业和湖南农业集团的资源集聚和全盘规划,裕湘食品的发展无疑更值得期待。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湖南这碗“面”的产业链条,显然还要做大做长。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何青

本文为国企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uoqi.rednet.cn/content/646947/63/148281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国企频道首页